從報章報導得知港大學生會長陳一諤質疑柴玲在89民運時「走佬」(即外逃),並指用「六四鎮壓」字眼較「六四屠城」好,因前者是客觀事實,後者是主觀描述。事件竟導至學生會公投罷免了陳一諤會長之職,實百年來首次!
首先,1989年的六四事件對大多數海外華人而言,是一件令人痛心、失望和悲憤的事件,對於當年北京當局出動裝甲車和坦克等軍備來平息亂局,實在是令人驚訝的!我相信,大多數的海外華人都覺得事件不應如此收場,而平反六四亦是很多人的願望。不過,六四的種種爭論和事實,卻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這又是另一實情,例如對中國官方和媒體當年所發放的證據和言論,至今尚有很多疑點。
以自由民主見稱的香港,對六四的討論和不同立場的表述,本來是正常不過的,可是,今次港大學生會的執委因其會長陳同學對六四的一些個人言論跟學生會的統一口吻有所偏差或抵觸時,便拿出殺手鐧來罷免對手,而不以更開放和包容的方法來處理,實在有點叫人覺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味道,正如伏爾泰說的:「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作為民意代表的一方,若深信言論自由的價值,就應該給對方有足夠的言論空間和解說,才可服眾,否則便是雙重標準了。
Charles君的來函及質疑是言之成理,當中帶出一個重點,在現有學生會制度下,只要能確保有不少於10%的會員出席,並在當中得到過半數的贊成票數,便可罷免主席或其他執委,這使人感到現行學生會的制度潛在著一極大的不穩定性;如果碰巧學生會中有2個近乎勢均力敵又互相對抗的團隊,則可以說,你罷免我、我罷免你的事情必定會無日無之了。另外,現今的同學很多都是為了讀書考試或賺取外快等忙個不了,更大的可能是學生會很易被一少撮的活躍份子所操縱;如果真是這樣,學生會所強調的民主與包容精神實難落實。
首先,1989年的六四事件對大多數海外華人而言,是一件令人痛心、失望和悲憤的事件,對於當年北京當局出動裝甲車和坦克等軍備來平息亂局,實在是令人驚訝的!我相信,大多數的海外華人都覺得事件不應如此收場,而平反六四亦是很多人的願望。不過,六四的種種爭論和事實,卻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這又是另一實情,例如對中國官方和媒體當年所發放的證據和言論,至今尚有很多疑點。
以自由民主見稱的香港,對六四的討論和不同立場的表述,本來是正常不過的,可是,今次港大學生會的執委因其會長陳同學對六四的一些個人言論跟學生會的統一口吻有所偏差或抵觸時,便拿出殺手鐧來罷免對手,而不以更開放和包容的方法來處理,實在有點叫人覺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味道,正如伏爾泰說的:「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作為民意代表的一方,若深信言論自由的價值,就應該給對方有足夠的言論空間和解說,才可服眾,否則便是雙重標準了。
Charles君的來函及質疑是言之成理,當中帶出一個重點,在現有學生會制度下,只要能確保有不少於10%的會員出席,並在當中得到過半數的贊成票數,便可罷免主席或其他執委,這使人感到現行學生會的制度潛在著一極大的不穩定性;如果碰巧學生會中有2個近乎勢均力敵又互相對抗的團隊,則可以說,你罷免我、我罷免你的事情必定會無日無之了。另外,現今的同學很多都是為了讀書考試或賺取外快等忙個不了,更大的可能是學生會很易被一少撮的活躍份子所操縱;如果真是這樣,學生會所強調的民主與包容精神實難落實。
如以實用﹝Pragmatic﹞和政治考慮出發,平反六四大概不會是近期的事,對香港人以至世人更能帶出具體果效的,就是我們從中汲取了的教訓,如歷史可重演,我們要問:有沒有一個雙贏的可能和方法呢?孫中山先山說得好:「知難行易」,當然亦可說是知易行難;在一個飽受文革摧殘,充滿著種種隱憂和矛盾的地域裏,發展的道路是荊棘滿途,民主的道路更是重重險阻,若真要以和平的手段來達至雙贏,大概不能硬套西歐走過的道路和策略呢!
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