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19, 2009

版主推介:基督徒,請你封嘴!

余達心博士是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近期在"iQuest 思格"上發表了題為「基督徒,請你封嘴!」[原載於《明報》論壇版 (2009-02-16) ]的文章,提到一月九日傍晚港台吳志森的「烽煙」節目,當中有一名自稱維護傳統家庭價值的男士「烽煙」,表達了對《家暴條例》的一些意見。吳志森竟然語帶不屑地質問他說:「你係唔係基督徒﹖」該名男士否認他是基督徒,卻承認他與一些基督徒群體連結,提出對《家暴條例》的關注。

吳志森這一問,似乎反映其背後有個假設,就是凡反對將「同居者」、「同性戀同居者」列入「家」的定義之內的,一定是基督徒,就是那些被他定性為保守、霸權、不講理的基督徒。他似乎沒有想過,除了基督徒以外,還會有人對傳統家庭、婚姻的制度和價值有所執著。‧‧‧余博士跟著質疑身為一個節目主持人,是否要將人歸類、定性,以收隱然歧視之效?這樣的節目主持人還能持平地促進發言,鼓勵討論嗎?

余博士還評述了一月十八日一篇刊登在《明報》由安徒撰寫的文章〈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因為文章使他心寒,原因是當中以高舉人權、寬容之名來表達某種語言暴力。他亦質疑這肆意的語言暴力大抵要收寒蟬效應。

看了余博士的文章,我要問一問,今天的許多時尚主持和才子等,對民主和法制的實義有多少了解,難道他們真的不明白何謂港人有信仰自由的權利?難道在人人平等的大原則下,基督徒﹝除了那些永遠政治正確的「基督徒」﹞,統統都要在公共空間封嘴嗎?若是,香港就是個很可怕的地方!

黎民

宗教免進 (江丕盛教授)

江丕盛教授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系主任,他近期在iQuest 格思(即是 Quest Institute 的一個網絡事工)發表了題為「宗教免進」的文章。可讀性甚高,在徵得他本人同意後,謹轉載如下:

已故羅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無疑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一。他足跡遍布全球,即使年邁體弱,依然跨出教廷的深院高牆,風塵僕僕,到處宣教。

在千禧年快將來臨時,在一次廣為報導的公開訪問中,教宗在一所著名的世俗大學演講,向大學生宣講天主教的理想,強調天主教信念在新世紀的普遍適切性。

我的一位朋友知道了,卻大不以為然。他認為教宗的宣講完全不恰當,因為天主教的價值和倫理只能適用於天主教徒。教宗應該意識到他的聽眾大多數都不是天主教徒,他們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和道德標準,因此教宗應該自我約束,不要在一所這樣的世俗大學裡宣講天主教的理想和信念。

在他看來,在公共場合中暢談宗教價值,尤其談論其對非宗教信徒的普遍適切性,恐怕只會將一個公共論壇變為宗教集會。如果容許在公共領域中宣揚宗教的理念,那麼,社會倫理將會淪為宗教的戒律。再者,在價值多元的現代社會中,這種宣講某一宗教的作法並不尊重社會的宗教多元的現實。因此,多元社會的宗教論述和活動應該只局限於某些特定的宗教圈子裡,只出現在那些完全屬於它們的地方,如教堂、寺廟或神學院等。多元社會的公共領域應該是公共的——無論它最終體現為什麼形態,都與宗教毫不相干。建構多元社會的公共價值的論述也應該是公共的,即它只能建立在社會的共同信仰和規範上。

今天確實有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宗教信仰者,都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宗教領域和世俗領域應該清楚劃分開來:公共的歸於公共,私人的歸於私人。這種私人和公共之間,以至於宗教和世俗之間的絕對分割,雖然是現代自由主義政治理論的基礎,但也逐漸為人們普遍所接受。這樣一來,多元社會的公共論壇的進口處就高高地掛上一個告示,上面有幾個大字:「宗教免進」。

或者說,宗教信仰者當然可以進來,但他必須先承諾閉口不談宗教,開口只講世俗。然而,在公共和私人之間是否可以如此清晰地劃下這樣一道分界線?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道分界線最終究竟是劃在公共和私人之間,抑或在世俗與宗教之間?在公共論壇的論述中,是誰悄悄地在公共和世俗之間畫上等號,在私人和宗教之間畫上等號?

試想,我們會要求霍金在公共領域不講宇宙學,要求馬友友不談音樂麼?儘管我們不一定會完全贊同他們的觀點,但我們是否會認為戈爾講環保、索羅斯談經濟,李光耀論政治是完全不恰當呢?如果科學家、音樂家、經濟學家、政治家、社運人士等都可以就自己所關注的議題在一個多元社會的公共空間裡暢所欲言,為什麼唯獨宗教例外?唯獨宗教需要噤聲?難道只有宗教才價值多元?

事實上,在多元社會裡,相對於任何一個價值,很有可能會出現完全相反的論述。儘管如是,我們仍會堅持維護一個多元聲音的空間,和在其中的多元價值的取捨。然而,面對與世俗價值完全相反的宗教論述時,我們為什麼卻不容許公共論壇有宗教的聲音和價值觀呢?

亞洲是許多古老宗教的發源地,宗教是我們固有的生活文化和生存基礎。公共空間如果沒有了宗教的聲音和價值觀,這空間還會有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和價值觀麼?